一、为什么关注漏斗分析?
1. 漏斗分析的重要性
图 1 精细化运营时代,降本增效
当前互联网行业,已经从流量红利时代迈入精细化运营时代,要想提高效益,必须增强精细化运营,于是漏斗分析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企业需要从漏斗角度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做出降本增效的针对性措施。
漏斗分析是一个“上手容易,用深不易”的功能性工具,虽然大家普遍应用漏斗分析,但是如何有效加速漏斗迭代?为客户配置漏斗后,如何教导客户使用漏斗分析等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对漏斗分析的实践仅为“冰山一角”,只看到了描述性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大的价值。
2. 漏斗分析的概念
从定义角度出发,漏斗分析是描述性分析的一种通用方法,描述用户在产品内的发展过程。
3. 漏斗分析的泛化应用
漏斗分析实质上反应细分的思想。例如:
(1)品牌认知转化流程细分:将用户交易额拆分,认知→兴趣→购买;
(2)客户生命周期运营流程细分:潜在客户→意向客户→谈判→签约。
漏斗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细分思想还利用 A/B 测试迭代产品。
图 2 A/B 测试的流量正交
当测试太多流量时可进行流量正交,将测试分层,用户通过第 1 层测试后,均匀分配到下一步测试,这样的分层结构可将流量充分利用起来,同时,A/B 测试的流量正交方法可以协调整体流程转化,达到总体均衡。
二.漏斗分析实际应用中面临哪些问题?
了解漏斗分析基本概念后,我们分析一下在使用漏斗的实践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图 3 业务目标和描述性现实的鸿沟
关于创建漏斗和业务优化,我用“业务目标和描述性现实的鸿沟”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图,创建漏斗后,只有解决问题背后的决策因子,比如,用户体验不足导致流失,用户需求复杂导致无法匹配产品,产品价格高导致用户留存转化门槛太高等,跨越鸿沟,才能实现业务优化。
1. 人群的多样性
图 4 人群画像
每一个行业细分都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产品业务线众多,面向的用户群体也复杂多样。在研究场景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描述漏斗,不考虑人群的多样性,无法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行为去向的黑盒
图 5 黑白盒分析
由黑盒和白盒测试可以发现,如果仅看漏斗表面,只能看到研究结果,无法得知中间行为的转化过程,并不能得到期望分析的真实、准确的结果。
3. 细节陷阱
图 6 陷入细节的海洋,无暇思考业务本质
对于细节的研究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斗后,只有解决问题背后的决策因子,比如,用户体验不足导致流失,用户需求复杂导致无法匹配产品,产品价格高导致用户留存转化门槛太高等,跨越鸿沟,才能实现业务优化。
1. 人群的多样性
图 4 人群画像
每一个行业细分都有不同的受众群体,产品业务线众多,面向的用户群体也复杂多样。在研究场景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描述漏斗,不考虑人群的多样性,无法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 行为去向的黑盒
图 5 黑白盒分析
由黑盒和白盒测试可以发现,如果仅看漏斗表面,只能看到研究结果,无法得知中间行为的转化过程,并不能得到期望分析的真实、准确的结果。
3. 细节陷阱
陷入细节的海洋,无暇思考业务本质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