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极大化企业价值?(全员赋能产品化思维是关键)
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生态与人才战略教授、MBA中心主任、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秘书长
董祝秀: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巨人教育CFO
这是一刻talks×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HR进化论系列分享。为了实现对公司业务的强力支撑,HR部门应当运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运作人力资本。那么具体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人力资本?如何对不同的人才结构进行投资?如何结合商业模式制定合适的人才策略?这一期的《HR进化论》将邀请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巨人教育CFO董祝秀先生,分享他的见解。
文章共4790字,阅读需要18分钟
周丹: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内原创的人才管理对话节目——《HR进化论》。本节目由一刻talks、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出品。我是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的周丹,这位是我们的特邀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周禹教授。
周禹:大家好我是周禹。
周丹:这位是我们本期的分享嘉宾,精锐教育高级副总裁董祝秀董总,董总拥有多年的CFO和CHO管理经验,相信他今天的分享会大家带来很多启发。
董祝秀:大家好,我是董祝秀。
周丹:董总,我们都知道,您所处的教育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的行业,在这样的行业里面,显然我们整个人力成本占了整个经营成本非常大的比重,从财务的角度怎么体现我们HR价值的最大化,以及站在整个企业经营的角度上,如何看待我们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产出比呢?
董祝秀:我认为,如果要实现对公司业务的强力支撑,HR部门就必须着力于人力资本的运作。而人力资本是可以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进行运作的。教育行业的产品是什么?就是人,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我们的老师,都是人,对吧?所以说教育行业就是靠人在驱动。只有把人力资本运营好了,充分发挥他的价值,才能把企业的价值真正给提升起来。
周丹:从人力的成本到人力的资本,这中间只差了一个字,但事实上对我们的理念、观念,有非常大的挑战和变化,这中间您认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董祝秀:这个变化非常巨大,现在许多企业依然是把人力算在成本下的。算在成本下的话,你更多的是在想投给他的钱有可能是沉没的,我们从财务角度讲叫沉没成本。但是如果你现在投下一笔钱是一种资本,那其实你是做了一个投资。
如果我们来讲一个案例,我们在教育行业,它的薪酬激励体系是非常关键的,薪酬激励体系其实区分为前端跟后端,前端的比如说市场跟营销端,后端老师、教师、管理人员,他们的薪酬激励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用统一的薪酬激励模式,肯定就变成成本了。你的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