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优鲜和叮咚买菜(生鲜电商的两个盈利模型)
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截至2018年底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45亿,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4%。随着生鲜电商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习惯逐步养成、市场发展成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020年预计达到4040.7亿元。
生鲜行业线上渗透率低,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受毛利率低、冷链运输成本高、用户习惯难以养成等因素影响,导致生鲜线上渗透率远低于服装、3C家电等行业。2019年生鲜电商渗透率仅为6.3%,随着技术的更迭和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习惯培养,以及此次疫情的叠加影响,生鲜电商的渗透率有望加速上行。
但由于高损耗、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生鲜这个品类做电商在盈利方面难度很大。那么,生鲜品类做电商到底有没有可能盈利呢?基于对国内外生鲜电商平台的深入研究,我认为盈利的机会是非常大的,以下根据我的研究成果将总结的两个盈利模型进行分析。
一、密度模型
生鲜电商密度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链密度、物流密度、用户密度和数据密度,这四个密度是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在两年多的实践后提出的。我深入研究“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这两个平台,目前还不能证实是否实现了盈利,但是将其进行深入研究并画了一个模型图之后,认为单一品类的生鲜电商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生鲜电商密度模型图
1、供应链密度:SKU密度、生产商密度和买手密度
SKU(库存量单位)密度:在生鲜电商领域,最关键的其实并不是精选,而是精选之后的采购能力。为了平衡周转和毛利的矛盾,叮咚买菜严格把控前置仓需要的SKU数量,将前置仓面积设置在300平米左右,保持生鲜的高周转。其中,肉禽蛋占比20%+,蔬菜豆制品占比20%+,水果占比10%+,水产海鲜占比10%+,其他包括米面粮油、乳品烘焙、方便速食、酒饮零食等,共计占比20%+。以相对较窄的品类结构切入,抓取购物频次最高、导流优势最强的“黄金品类”。
生产商密度:通过零费用、零账期、零退货的方式对接生产商来降低商品的价格,生产商密度与用户密度、物流密度等数据相关联。这个数据很简单,就看商品摆在货架上用户买不买,买了以后复购率如何,通过数据来决定生产商密度。
买手密度:每日优鲜在全球拥有数百名的专业买手,都是懂种植、懂电商的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