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工作流程与方法论(产品方案设计)
最近在从0开始做一个产品方案,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产品方案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 产品战略与定位
(1)确立产品战略定位
确立产品战略定位的确并不容易,但却非常必要。找到正确的定位,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能够显示自己的独特性,顺势而为,才能取得成果。
(2)围绕战略制定阶段性策略
在确立了产品的战略定位之后,需要围绕定位,制定阶段性的策略和目标,也就是设计产品方案往往并不局限于当前方案本身,需要从市场和宏观的角度想的更清楚更长远一些。
举个例子:你需要做一款对标抖音得产品,那你的阶段性打法有哪些?这一套打法里核心的破局点是什么?是挖主播,做节目,或是创新某一个新玩法来抢占市场?在第一阶段做成了之后下一步战略级别的想法有哪些?
二、 项目背景
对市场环境的充分调研和分析,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前提。市场环境的变化,既可以给产品带来机会,也可能形成某种威胁。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充分分析,很容易在大环境中逆势而行,增加沉没风险。
市场环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B2B产业电商为例,对垂直领域的B2B平台而言,肯定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用套用B2B电商的模式,那什么样的环境可以算是有环境机会呢?
2. 用户调研
产品人员只有走到用户中去,才能更好的理解行业与用户。我们可以从一些报告和统计中了解到行业的数据与趋势,了解到行业的用户分析与画像,但这并不能够完全取代用户调研的过程。
关于用户调研的相关方法论,之前在《关于洞察挖掘产品需求的思考与总结》一文中有总结过。这里我们从产品方案设计的角度,把用户调研粗略的分为:面向B端用户的产品调研和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调研。
面向B端用户的产品调研,往往用户是存在应用场景,能够自己描述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在这个过程中,产品人员需要完整的了解到B端用户的业务场景、业务逻辑、业务流程、待解决的问题,让自己通过用户调研甚至通过实践,掌握B端的整体工作逻辑。
这么做的原因是客户在叙述自己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的时候,往往只是从当前问题着落的方案,并不一定是经过系统化梳理思考之后的最优解,如果产品参照用户的想法去落地,可能会需要不断打补丁。
产品人员的思维价值体现在了在梳理分析逻辑与流程的过程中,从系统化的层面,找到解决客户当前问题或优化整体流程效率的最佳解决方案。
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调研,往往需要产品人员根据用户和市场挖掘需求,对于调研样本的覆盖全面性,访谈或问卷的问题设计避免主观诱导性,被调研人的心理把握等事项的重视度需要更高。
潜伏在产品相关的论坛或垂直社区、群里,观察用户的讨论内容和关注点,也能够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偏好、厌恶点、群体特征、待解决问题、吐槽点等,也是获取真实的用户调研反馈的有效方式。
3. 当前竞品
当前市场上的竞品的研究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竞品的所有解决方案、设计模式、产品功能等,也都经历了发展变化,凝聚了别人的思路与实践。
所以观察并理解这些思路和实践是产品设计的基础,跟进发现这些思路发生变化的路径及在产品架构、功能、交互、视觉表现上的映射体现,能够更好的帮助产品人员理解竞品、用户和行业,也能够帮助你避开一些别人踩过的坑。
在接触一个新的产品项目时,如何找到自己竞品呢?
之前笔者也在《关于洞察挖掘产品需求的思考与总结》一文中有总结过一些实用的方式,大家可以参考。
在分析竞品的时候,如果只着眼于直接竞品很容易给自己的思维设限,因此建议按照泛行业竞品来做分析。
举个例子:一款定位为企业大数据营销获客工具的产品,可以从三类细分产品入手。
在对某一个产品进行详细拆解分析的时候,可以对应产品的全部版本更新记录,按时间拆解产品的功能与框架演变,能够大致还原这个产品的迭代的过程,同时辅以产品的不同时期对应的用户量、访问量、行业渗透率、榜单排名等数据,推断出产品的主干框架功能、运营导向功能等对产品的市场推广的影响。
三、需求分析
从0开始做一个产品方案的时候,需要不断问自己,我的产品究竟帮助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被解决的问题能否用一句话简洁明确的描述出来,以防止在大而全或过度重视体验的追求中跑偏。
尤其是面对新的产品项目,找到自己的需求立足点是最重要的,可以用MVP来测试idea的product market fit,如果证实了MVP的需求立足点成立,解决方案能够被用户广泛接受,那么团队将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和市场的反馈情况快速迭代,逐步搭建成熟的产品。
需求分析的具体相关部分笔者在《关于洞察挖掘产品需求的思考与总结》和《关于需求管理的产品工佼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