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做功能设计?注意核心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产品经理如何做功能设计?(注意3大核心)

这篇文章从功能设计原则上对产品经理如何做功能设计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欢迎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场景就是进行功能设计。在进行功能设计时,一般需要用到流程图、线框图,将自己和团队的想法、竞品分析和用户调研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输出成型的文档或交互稿。

好的功能设计,一定是贴合业务场景,并能实现预期结果。预期结果是否达成一般依赖相关数据的监控和用户反馈。

产品经理如何进行功能设计呢?流程如下:

  1. 确认所设计的功能,在用户体验路径中所扮演的角色;
  2. 根据角色职责确定角色任务;
  3. 根据任务确定要呈现给用户的信息和交互方式;
  4. 将信息和交互方式融入到整体的用户体验路径;

在大体的设计流程上,不同的业务场景都大同小异。但功能设计的核心,却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尽管如此,在进行功能设计时,有一些方法论仍是通用的。

第一个核心的方法论是穷尽原则

在有约束条件的封闭系统下,对于某类问题,往往会存在最优解。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优解很难找到。产品经理在进行功能设计时,往往依据自己对用户的了解,过往的经验,和逻辑进行设计方案的最优解判断。

这种判断一般只存在于设计者的脑袋中,而并未以白纸黑字昭示。当进行功能评审时,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如果有好的 idea 或对现存方案提出质疑,也许会促进产品经理重新思考方案的可行性。

事实上,会议阶段的评审只是在点的层面上进行拓展,即使这些点在后续进行优化,但也只是零散化而已。这种会议式的灵光一闪或许会提高方案的质量,但仍未到达最优解的状态。

实际上,产品经理在设计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地罗列出多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或许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直接在脑海中将其否定并不恰当。人脑非机器,在进行判断时最好依靠工具。

第二个核心的方法论是比较原则

不同的方案,有各自的优劣之分。在判断优劣点时,可以将解决方案列在左右,将优缺点分别分点叙述。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优缺点只是方便的称呼,它实际上是产品经理的一种假设。

假设,即未经证实之事物,一般为产品经理基于逻辑判断得出的主观结论。而逻辑推演出的结论,有赖于产品经理的逻辑能力。由 A 推出 B,由 B 推出 C,但并不代表由 A 能推出 C。常见的逻辑谬误如归因错误等,经常出现在产品的论述中。

逻辑的修炼,依赖于实战和不断分析。在实战中,可能面临着大量出错的环节。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容易的方式是进行团队讨论,向团队的其他成员传达你的方案,以及你对方案的优劣点假设。

如果团队对你的假设基本同意,那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你的逻辑性。如果没有,那么就请对方指出缺乏说服力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可以记录下来,与对方进行交流,阐述你的看法。在交流结束后,重新审核你的逻辑链,思考是否存在逻辑断裂的情况。

在讨论假设时,最重要的是弄清对方为什么这样想,自己为什么那么想。搞清楚双方的出发点,从源头思考逻辑的正确性。通过团队讨论,产品经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假设的正确性。

正确性是对比的前提,在此后,就可以进行优劣点的逐条对比分析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优劣点的维度往往不同。譬如 A 方案的优点是 a,缺点是 b,而 B 方案的优点是 f,缺点是 h。无论是 a f 还是 b h,都分属于不同的维度,没有办法进行比较。

这个时候产品经理就得结合具体的场景,确定该功能最想要实现的目标,并基于目标找到最有帮助的优点,剔除最有影响的缺点,寻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实在遇到不同解决方案,都很有可能性的情况,也可以视实现的难度和成本进行选择。

第三个核心的方法论是实验原则

如前文所述,优劣点只是一种假设,而假设则需要验证。当产品经理选定解决方案后,就可以将方案进行验证。常见的验证方法有两种:内测和 A/B 测试。内测的优点胜在跟真实用户进行深入交流,但样本量小;A/B 测试的优点胜在样本量大,但依赖于数据正确的埋点和分析。

数据由人来解释,也同样依赖于逻辑的严谨性。

当内测或 A/B 测试的结果反馈后,产品经理根据结果确定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可行性的确定取决于解决方案的逻辑与结果适合文档。数据结果优秀,不代表方案可行。重要的是方案背后的推导过程,结果是由逻辑链推导而来,是检验逻辑链是否正确的可信凭证。

大部分情况下,最初的预设与最终的结果都不会百分百地吻合。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审视出现偏差的地方,比较与结果的出入之处,寻找出入的原因,得出新的假设。

新的假设建立在上一次的结果反馈的基础上,并成为新一轮测试的目标。产品每一次的版本发布,都是新一轮的实验,而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假设,实验,得出新的假设,再投入实现,循环往复,最终形成边际净收益趋近为零的解决方案。

三个原则外,在功能设计时,还应考虑具体的交互对象,包括用户市场材料时空组合

产品功能的服务对象是用户,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宜采用用户体验地图进行分析。用户处在旅程的哪个阶段?现在需要做什么?产品要提供哪些功能帮助其完成动作?

当产品经理处于用户视角时,考虑的是用户体验和基于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产品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更快、更舒服地完成目标,那么产品就需要了解具体的业务场景,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决策行为和心理反应。这依赖于三个要素:业务背景、心理学和经济学

用户体验地图正是基于用户决策而综合成的路线全貌,而在决策中,用户又有理性和非理性状态。理性决策取决于充分信息和用户自身的素质。非理性决策依赖于重复信息和有意识的诱导,利用心理盲点。理性决策依赖于经济学,非理性依赖于心理学。而作为设计者的产品经理,首先要明白规划方案,这依赖于业务背景。

当然,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