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营销运营?做好营销运营的几个案例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这是一场在线教育行业的困局。当营销技术与实际落地错位发展时,企业会不知不觉陷入这种困局:技术投资很重,实际效果甚微。

新兴的营销技术非常多,智能匹配、AI服务、个性化推荐等,但没有对应的实施基础和落地步骤,推动营销业务的实际增长就沦为空谈。这也是很多头部教育机构在营销技术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心血,却要不断经受投资人灵魂拷问的原因。

几乎每个教育品牌都在通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来提升竞争力。但鲜有人意识到,产品的个性化过程始终是以品牌方为主导的,而根据埃森哲2020第一季度的调查显示,今天的用户更关注个性化体验的参与感和主导权

问题:老化的个性化服务模式

很多企业已经构建了不错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这些业务主要在后台运行,用来判断用户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但在企业不断增强这类体验和个性化能力的同时,这些后台技术却在渐渐将用户“边缘化”,即强化了企业的“上帝视角”和用户的“被动接受”视角。如果不改变这种单向的创造模式,个性化体验会因为营销目标的“唯短期业绩是图”而偏离初心,最终指向消费者的失望。

解决思路

1. 拒绝纯技术驱动的个性化体验。

技术改变了我们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教育模式。借助AR和5G技术,课堂能够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体验。但企业同时需要注意,个性化服务模式不能纯粹以技术驱动,更要尊重用户的真实期望,随着用户的反馈发展个性化服务。技术还可以让用户更有参与感,而不是纯技术推动的黑匣式个性化,营销技术实施的底层逻辑一定是简单透明的。

2. 从更多环节切入,与用户共建体验。

想保持用户黏性,就要重视用户在被营销时的感受,而通过体验的共建,是一个很多品牌都在践行的思路。比如,无代码开发的智能营销工具可以提升从投放到转化的内容体验,帮助企业创建更多个性化内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匹配的信息。还有的品牌会和用户在营销阶段就做深度互动,让用户边输入信息,边决定广告情节走向,最后给出一个最适合的展现页面。

案例:斑马AI把课程主导权给家长、孩子

斑马AI采用了AI互动课程 + 辅导老师社群服务的模式,在矫正孩子英语发音的同时,也会强调家长陪伴孩子读绘本的环节。

上课方式简单,只要一步步按照APP上的流程做,就可以完成每天的课程。学习的节奏由家长和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比如,时间充裕可以每周学习课程5节,时间紧张就学习3节。每个月,品牌会根据课程实际进展,让会员家长换新的绘本教材,其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