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准备:
在做任何一份竞品报告之前,都应当问明白自己三个问题:=
这份报告为什么做?
这份报告为什么做即这份报告的目的,如果是竞品分析的话,那么分析竞品的目的是什么?是有一个问题点需要改善却想不到对策打算看看竞争对手怎么做的?还是为产品迭代过程中的定期优化寻找方法?亦或是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在功能设置上的不同之处?还是为了验证某一想法或了解对手动态?
这份报告给谁看?
给谁看是第二个需要想清楚的问题。报告是面试的时候给考官看?是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方便自己整理思路?是内部沟通和跨部门沟通的需要?是给领导或决策群请求支持的素材?还是给产品团队成员?亦或是研发和测试人员?针对不同的受众应当有不同的侧重。
这份报告应该输出什么?
这份报告输出的是什么?应当结合前两点来决定。即这份报告所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给谁看?他想从报告中知道什么?你想让他通过报告了解什么?想清楚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一定要有相应的结论,没有结论的报告只叫展示。
以上三点不仅适用于竞品分析报告,通用于各类报告的基本前期准备。
二、竞品分析报告结构(结构并不固定,供参考):
三、常用分析方法:
1、用户体验五要素法
战略层
(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
范围层
(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结构层
(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框架层
(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表现层
(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
2、Yes/No法:
主要适用于功能层面,简单来说就是将功能点全盘罗列出,具有该功能点的产品A便标记为“Yes”,没有该功能点的B产品标记为“No”,通过比对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点上产品间的异同。
3、评分法:
这个方法在用户研究工作中常会用到,通常适用于定量研究的问卷调研中,即给出1-5分的区间,根据产品中的某一方面或某点进行打分。
4、分析描述法:
指将不同产品特性以比较的形式描述出来。
5、SWOT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