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招攻占校园市场抖音自上而下,百度自下而上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7招攻占校园市场(抖音自上而下,百度自下而上)

做运营,无论有多牛的策略,最终成败,还是藏在执行细节中。在分析校园市场和消费者后,今天,我们聊聊校园营销的具体方法。

本文包含以下4个方面:

  • 什么产品适合进入大学校园?
  • 如何切入校园市场?
  • 如何实现品牌年轻化?
  •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坑?

一、什么产品适合进入大学校园市场?

总体来说,校园市场,不适合做短线效益,比如拉新和销售;更适合资源互换,做长线的品牌、文化塑造,比如内容性和娱乐性的产品。

为什么呢?

  • 一是做短期增量当然会有效果,只要提供切实的福利去交换学生流量,但很少能成规模,且容易出现刷量的问题。
  • 二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分散的,短期的刺激很有效,却无法换回长期忠诚度,所以相对性价比不高。

而长期的品牌塑造活动,比如抖音的唱歌比赛,更加容易积累用户,提高品牌忠诚度。

当然,也有企业有预算,又有积累用户数据的业务需求,就会烧钱硬入校园,然后积累用户继续融资。这种方式并不推荐。

目前,校园内常见的产品主要有以下这几类:

  1. 快消品类:饮料、食品、生活用品等
  2. 金融类:分期贷、办卡、支付等
  3. 3c电子类:手机、电脑等
  4. 教育学习类:出国留学、培训考试、公开讲座、招聘等
  5. 生活服务类:美妆美容、租房搬家、打印、o2o电商、出行等
  6. 娱乐文化类:游戏、音乐、社交、旅游、影视娱乐等
  7. 服饰饰品类:衣服、首饰等,大多是中端消费水平。
  8. 据我所知,目前也有不少奢侈品和高端酒店行业开始尝试拓展校园市场。

可以说各行各业,没有不想进驻大学生市场的。

但以下这些行业与校园的匹配度最高:

  • 教育类产品:没的说,百分百的匹配度。
  • 娱乐文化类产品:比如社交、游戏、影音等。
  • 内容类产品:新内容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等。

二、如何切入大学校园市场?

1. 三大策略

1)品牌定位年轻化

年轻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现在的大学生,不愿为陈旧的价值观和人设买单,更加重视个性和自我。相应带来的,就是品牌忠诚度的不稳定,谁更懂我就追随谁,小众即大众。

所以品牌应该调整营销态度,从领导者,转变为欣赏者和同行者。为其发声,引起共鸣。

先问问自己:你的品牌懂得年轻大学生的价值观吗?你为他们说出了心里话和态度吗?你考虑了他们的需求和利益了吗?

举个例子:为什么故宫这样有着浓重历史感的IP,却彻底撩动了年轻消费者的心?

正是因为契合了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和价值观,成为了消费者的“自己人”。不要怕low,这种新旧碰撞带来的反差萌,反而更加吸引年轻消费者。

再比如:在百度传课时,我们曾经针对大学生的痛点和兴趣,邀请他们喜欢的名人,如星座小王子和穷游达人陈雨欣,和学生分享有关“旅游、星座”的话题,同步线上直播。

选择和学生有共鸣的IP,能够帮助品牌定位年轻化。

2)沟通场景和渠道年轻化

品牌宣传要匹配新的用户沟通习惯,用户在哪里聚集,你就去哪里和他们对话。

目前线上主流的沟通场景还是新媒体,比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线下的则是校园内和校园附近的聚集地。

想一想:你的目标群体,线上线下,最常出现在哪里?这个场景用户关注信息的时间有多久?场景与你的产品调性是否匹配,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的转化?

举个例子,万圣节时,我们曾经为美妆类产品,在酒吧举办推广活动,这个场景的娱乐属性强,用户匹配度高,转化效率自然高。

相反,如果在闹哄哄的超市,投放学习教育类广告,就不会有太多转化,因为用户关注时间短,场景调性也不符。

(“移动美妆车”助阵万圣鬼妆夜)

(化妆师在化“全脸骷髅妆”)

3)校企合作,自上而下

当初新浪微博主攻校园市场时,“微博校园”造就了一场校园合作典范。

2011年,“微博校园”在各大高校推动建立微博协会,采取用校方共管共建的模式,仅仅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了全国一半的“985、211”高校,这让之后的校园大使招募更加便捷。

2018年,抖音采取同样的策略在校园开拓疆土。

全国几百所高校和团委开通了抖音官方号,最先吃螃蟹的是浙江大学,招生录取期间,仅仅一个师哥师姐们为新生整理录取通知书、装快递的视频,就有几千万的播放量、50多万的点赞。

4)合适的时间点切入

校园市场有其独特的时间规律,4、5、9、10、11月这5个月做活动效果最好;一般是在年后3月份启动项目,通过上半年的渠道积累和市场铺垫,在暑假后开始全面推广。

9月是每年新生入学的时间段,这时配合“开学季”和“百团大战”等迎新活动,,效果往往也最好。

2. 三大渠道

进入校园,有3大渠道:自己搭建校园渠道、借助公关公司或者独立经纪人、联络校园组织。

  • 长期从事校园业务的企业,比如新东方,自己搭建校园渠道性价比很高;
  • 业务不以校园为主的企业、校园战略布局不成熟的企业,则没有必要招募校园负责人、搭建校园渠道,专业的事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做即可。

现在有很多专注校园场景的广告公司,还有大型广告公关公司成立的校园业务部门,如蓝色光标旗下的蓝色未来。校园内还有许多独立的学生经纪人,他们掌握内部优质廉价的校园资源,收费又比正式的公司更低。

  • 直接联系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