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营销除了卖惨,还能怎么玩?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不卖惨、不苦情、不靠贩卖眼泪进行情感绑架,公益营销还能怎么玩?

最近看了几支短视频,倒是打破了公益营销的刻板印象。

拒绝情感绑架

公益营销体系化

空巢老人系列的公益营销并不少见,但打开这支短视频就会发现它的“画风清奇”。这些大山深处的外婆们,孤独但并未自怨自艾,劳动力不强,但始终在通过个人技能创造社会价值——视频内容以这样一种平等的姿态作为切入点,告别传统公益营销对弱势群体的过度情感化设计。

志愿者们走进大山给外婆们送去“免费的鸡”,而不是钱。鼓励老人们将那些鸡生下来的新鲜鸡蛋打包好,再由志愿者负责送往城里,回馈给爱心捐助者。

告别千篇一律的捐钱筹款模式,让劳动更有价值,让生命更有尊严。

视频中的这句话特别触动人心:“我们提倡的是一种以买代捐的公益方式,希望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给予,而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第二支视频是讲环保的。号称新疆版“唐老鸭”的白头硬尾鸭是濒危野生动物,曾在中国消失了40年后重现,数量稀少,还常年被盗猎者作为猎物。由岩晰为队长的白鸟湖巡护队肩负着守护它们的使命,不断组织志愿者日夜沿着白鸟湖一步步巡逻,曾从盗猎者口中夺回了43颗“鸟蛋”。

“叫惨并不能让白鸟湖保护变得更好,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调研与专业巡护,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形成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科学、理性、专业,视频拍的很平实,毫不夸张,也没有那种揪心的配乐。

反倒是令看的人内心感觉顿顿的,诚如岩晰所说“环保是一条不太好走的路“,但若是我们很多人拉手一起走,脚下可以丈量守卫的地方应该更宽阔些。

第三支视频许多人很熟悉,是WABC公益组织(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下自闭症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还记得2017年时刷屏的一元“小朋友”画廊吗?

用艺术点亮生命,仅用一块钱就可以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用心描绘的美好画面,体验一次温暖的画展,这样的公益形式被延续了下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帮助到这个群体。

公益打破了地域、语言及文化障碍。

这三支视频都出自腾讯公益的“回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