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集微店的方式卖网易严选的货,逸想天开能否成就一个社群电商S2B平台?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云集微店正在争议中快速成长。今年5月,云集微店在两周年大促的第一天,12个小时内平台交易额突破了1个亿。类微商的卖货形式,引起了大家对社群电商的广泛讨论。

2017年严选的目标是实现70亿元的GMV,到2018年这个数字是200亿元。通过ODM模式向上游制造商渗透做品质化电商,严选的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米家有品、淘宝心选、蜜芽“兔头妈妈甄选”,竞争者还在增加。但严选在定义上是一个品牌,而不是平台。

今天要介绍的“逸想天开”,则结合了严选的大牌制造商概念和云集微店的社群卖货方式。与严选面向C端不同,“逸想天开”是一个to B的平台,对接大牌制造商和自带流量的小B。只要是想做圈层经济的小B,都可以到平台挑选商品,平台负责供应链、售前、售后、发货等一系列服务。

创始人超逸表示,这种模式下,大家只需做自己最擅长的,各司其职。工厂只管生产,自媒体、网红、实体店主、个人卖家等小B只负责营销。当前电商发展和制造业转型都面临困境社群电商营销,对此,“逸想天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产业有分工”。

在过去一两百年的工业历史里,主流的商业形态是B2C模式。由生产驱动消费,先有货,再有市场。B2C模式里的典型案例是沃尔玛,全球采购、全球零售,规模能达数千亿美金。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全球制造产业的爆发,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于是大家开始探讨C2B模式。

超逸曾在阿里任职7年。2011年阿里提出CBBS战略,第一个C是消费者,中间一个小B一个大B,分别对应零售商和后端的供应商,最后的S是服务商,思路是由消费者发起需求,服务商来响应。另一方面,淘宝作为一个中心搜索平台,中心化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的恶化,即非常严重的马太效应,流量和交易都集中在头部商家。

针对以上C2B和去中心化的思路,超逸和团队在阿里内部孵化了两个创新项目:合买和微客。合买是一个团购项目,微客是指由消费者发起需求,服务商来响应竞标。实践之后,超逸对C2B有两个领悟:

一是需求不应该由消费者来表达。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想买一条裙子,只有看见海报或实物之后被引导,才会有具体的概念。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需要被挖掘刺激的;二是应该通过社交关系,以人为节点来去中心化。商品连接始终是一个货架结构,包括淘宝的检索机制,按商品来分类,本质上也是个货架结构。超逸认为,社群经济是未来一种重要的商业形态。

2013年,超逸到1688事业部负责淘工厂。在快速变化的服装领域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