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美凯龙的团达人计划部署了一个“群多多的”社群营销产品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最近,连续有几起社交电商的消息,都非常火。

红星美凯龙的团达人计划,3月新增6万人,而且部署了一个“群多多的”社群营销产品,能实现千群爆破,触达17万+楼盘的业主;国美要做美店、云集要上市、苏宁在招10万团长等等,搅动一池春水。

这事儿能做吗?自然能,除了红星美凯龙、国美、苏宁等老前辈们,拼多多、云集也是典型中的典型。大材研究先给各位晒一组数据,来看看社交电商的全貌。

之前网上有个流传广泛的数据是,2018年中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预计2020年会扩大到3万亿,占网络零售交易规模的31.3%。

还有艾媒咨询的一组数据是,2017年中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达2.23亿人,较2016年增长46.7%,201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5%,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增至5.73亿人。

商务部在公开2018年网络零售情况时,也曾提到过:

2018年,社交电商、小程序、短视频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新业态取得快速发展。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社交电商月活跃用户量达到1.7亿人。

上亿级的用户规模,再配上万亿级的市场规模,社交零售这么火了,如果你还不想办法切入,是不是感觉损失了几百万?

作为家居圈的活跃玩家,这个机会肯定不能错失。

01

3月27日,苏宁快消集团总裁卞农在个人微头条上透露,苏宁小店下属社区团购业务——苏小团已经在全国招募到了2万名团长。

此外,他还正式宣布,原定于2019年全年招募10万名团长的计划,将在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

苏宁小店是苏宁正在力推的网点,它开在社区,围绕一日三餐提供服务,比如生鲜果蔬、快递代收发、早餐、彩票购买等,小区居民可以在苏宁小店APP下单,由小店的人员配送上门,也可以到店里购买。

比传统便利店做得更牛的是,这些小店不光是开了一个门店在小区,他们的店长要发展社区群。

之前有一个公开数据是,2018年,苏宁小店5000多家,覆盖了2万个社区,开了1.5万个社群,影响6000万用户。相当于平均每个小店,建了3个社群,大部分小区都有单独的群。

在苏宁小店的旗下,有一个拼团业务叫“苏小团”,专门做社区团购,前段时间的公开报道里提到,到2019年3月1日,苏小团招募了1万多名外部团长。

没想到只隔了26天时间,团长数量就增加到了2万名,足见苏宁在这件事情上的推广力度,同时也反映出团长这个业务,对部分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大材研究认为,这种社区团购+社区实体店双剑合璧的做法,比很多单独做社区团购平台,或者只是开社区店的策略,要厉害一些。

邓超明建议,家居建材商家可以考虑引进社区团购策略,只不过很多家居产品不属于高频消费,团长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可以切入已有的团长群体里,跟各路团长合作,搭他们的顺风车就行。

02

传统综合电商的打法没法突出重围之后,国美一直在开拓新路,做了一款社交电商产品“国美美店”。

2018年7月上线,开展“福利日”活动,当年底GMV超过20亿,服务用户190多万,为42万的美店主带来了超过2亿的共同收入;计划2019年实现80亿。

最近,美店办了一场社交电商节“好物大团节”,十天时间,总销量超过3.39亿,卖了40万件商品,开团8.5万多个,参团人数超过67万。

这里面再次出现了开团的做法,单独说拼团,跟大多数网络团购区别不大。

只不过,国美有个优势在于,卖场很多,买家看到某些商品的拼团价有优势,可以到卖场体验了,看完实物了,再下单。这下就比拼多多们增加了一项体验服务。

国美的社交电商也不只是拼团的做法,至少有三种,一个是拼团形式,消费者通过组团购买商品,享受商品返利。买家也可以成为团长、店主,直接开团或者间接售卖商品,能享受返利。

二是超级返,根据优惠和活动不同,买家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返利,最高可以享受30%的优惠。

三是立减,对于正在举行优惠活动的商品,买家可以直接领券。这个就不新鲜了,大家都在这么干。

这是一套组合拳,你可以找人组团,也可以立刻买,毕竟有超级返、立减两种办法,让买家得到实惠。

大材研究创始人邓超明认为,家居品牌也可以搭一个平台,联动各地门店,组织交房小区里的业主拼团,而经销商自己使用现成的平台,用不着自己开发。

像超级返、立减等活动,各地经销商都依托厂家的平台展开,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返利方式、比例、立减幅度等。

03

最近,云集向美国SEC递交了IPO申请,计划募集最多2亿美元,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公司以前依托微信开拓市场,因为层级制而收到958万的罚单,公众号还被封了,堪称空前危机。

当时的核心模式是,云集官方负责供应链、物流、客服,用户即店主,每个店主都会以社群等形式去聚合身边朋友,以社交力量售卖商品。而买家通过店主的链接下单,店主则获得订单提成。

刚起步的时候,监管没那么严,云集的模式吸引了大量付费会员。要求整改之后,云集发起变革,转型会员电商,趟出了一条目前看来相当不错的道路。

在官方口径中,原先的付费用户叫做“云集会员”,纯自购用户叫做“VIP用户”。而现在,所有用户都叫为会员,云集会员则改成了钻石会员,VIP用户改成了VIP会员。

招股书里提到,平台付费会员的数量,2016年90万,2017年涨到290万,2018年已经上升到740万,相当于三年实现付费会员翻三番。

这些付费会员要么购买礼包加入,要么是付费方式享受批发价。

2018年,云集66.4%的商品交易总额来自会员购买,而且64.7%的会员有分销行为,也就是推荐其他人购买,再从订单里拿提成。

云集透露自己开创了一种独特的会员制模式,以优惠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付费会员用户,并激励会员在社交网络分享云集的商品。

效果确实是非常显著的,招股书数据显示,云集2016年至2018年的GMV分别是18亿、96亿和227亿,三年时间翻了十几倍。三年的总订单量分别达到1350万、7580万和1.53亿。

大材研究邓超明认为,云集的这种会员制并不新鲜,几乎所有商家在招揽付费会员时,都会突出价格优势,能够比非会员享受到更高的折扣。

不过,绝大多数商家都没有设计一套激励会员分享的体系社群营销活动,所以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