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正品大牌只能用海淘?这个传说,越来越被打破了。上周,著名奢侈品电商Net-A-Porter正式在某宝开设商城,热爱海淘的吃瓜群众们第一时间去凑了下热闹。有Alexander Wang, Off-White Vetements这样的大牌,还有Ganni, Maje等来自欧洲的小众品牌。
照顾到男士,上架了不少卡地亚、万宝龙这些赫赫有名的腕表品牌,Hugo Boss, Polo Ralph Lauren专业做男装的也有他们的身影。抢在双11前落户的Net-A-Porter,这回是决心要“抢走”我们的钱包了。品牌数量确实令人眼花缭乱,但款式嘛,还真的不多。然而作为全球范围都颇有名气的电商,Net-A-Porter的运作模式一直是网页下单-海外仓库运送,如此改头换面成为某猫的一份子,着实令人惊讶。很多读者可能对Net-A-Porter还比较陌生,可是对于那些热爱海淘的人来说,NAP和Farfetch,都是逃不过的名字。
先来说说Net-A-Porter这个名字的来源吧,有点可爱,是受法语词组”Pret a porter”启发,意思等同于英语中的”Ready To Wear”,也就是成衣。将第一个单词换成Net,表明了品牌的互联网属性。
NAP的创始人,是一个叫Natalie Massenet的时尚记者。在UCLA英语文学专业毕业后,她在东京做了一年的时装模特和造型师。在这之后,1993年,她在《WWD》(Women’s Wear Daily)开始了自己正式的时尚记者生涯。工作五年后,离开《WWD》成为自由职业者。
她放弃了自己热爱的记者事业,开始创立Net-A-Porter。起初Natalie的构想是将网站做成杂志的模式,读者可以通过点击网站来购买商品。因为缺乏实体零售渠道,NAP在创立的早期并不被人看好,业务进行得非常低调,以至于公司的黑色送货箱堆满了浴缸。
当时的电商概念还没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创始人Natalie将自己品牌介绍了一大通之后,投资者、记者、设计师们听完蹦出一句,“那你的店呢?”当时的人们,都不会考虑一件没试过的衣服,更别提是一件没亲眼看过的衣服。事情在2001年出现转机,Net-A-Porter成功拿到了设计师Roland Mouret系列的独家销售权。2004年,开始盈利。
者事业,开始创立Net-A-Porter。起初Natalie的构想是将网站做成杂志的模式,读者可以通过点击网站来购买商品。因为缺乏实体零售渠道,NAP在创立的早期并不被人看好,业务进行得非常低调,以至于公司的黑色送货箱堆满了浴缸。当时的电商概念还没发达到什么程度呢?创始人Natalie将自己品牌介绍了一大通之后,投资者、记者、设计师们听完蹦出一句,“那你的店呢?”当时的人们,都不会考虑一件没试过的衣服,更别提是一件没亲眼看过的衣服。事情在2001年出现转机,Net-A-Porter成功拿到了设计师Roland Mouret系列的独家销售权。2004年,开始盈利。
2011年,Net-A-Porter开设了专门的“男装版”Mr Porter,至今入驻了Tom Ford, Brunello Cucinelli等450个品牌。
Net-A-Porter不仅是一个电商巨头,还是一个出色的杂志出版社。极少数电商网站能同时在商业和媒体上取得巨大成功,而Net-A-Porter就是一个例外。《The Edit》是Net-A-Porter试水媒体界的第一步,在2013年2月创刊,为电子刊。
《The Edit》的成功给了NAP继续进军媒体界的信心,于是在第二年出版了纸质杂志《Porter》,双月刊,由巴西超模Gisele Bündchen登创刊封面。这是一本女性视角和全球视野的时尚杂志,读者群是那些“坚强、时尚、智慧和有冒险精神的全球女性们”。纸媒时代衰落,就连NAP也不能幸免。如今《The Edit》和《Porter》 已合并为《Porter Edit》。
面向男性顾客,则出版了报纸《MR PORTER Post》,一年出版六次,和一份叫The Journal的线上电子杂志,为男性顾客提供穿衣灵感。
创始人Natalie女士以另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延续了当初奋斗在新闻事业的热情。而她在Net-A-Porter与另一个奢侈品电商YOOX合并为YNAP后,就离开了,跳槽去了Net-A-Porter的死对头Farfetch。还是那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放在NAP与中国电商的合作,也一样受用。
Net-A-Porter与阿里的合作,可以用“顺水推舟”来形容。
早在2011年,轻奢包袋品牌Coach就看到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尝试入驻,最终因为假货问题,仅持续了两个月,合作计划就夭折了;四年后,Coach再次尝试入驻,还是失败。骂声最激烈的时候,以Gucci, Michael Kors和Tiffany为首的奢侈品牌,强烈要求阿里退出国际反假联盟。“一个平台,不能同时存在正品和赝品。”
“假货多”,一度是贴在某宝身上最大的标签。2010年五月,光是前半个月,就处罚了四千多个卖假货的店铺。彼时马云还放了一句狠话,“如果结束某宝能杜绝假货,那么我马上就关掉。”时间证明了“打假”的决心,它在中国日渐竞争激烈的时装市场捱过来了。
2016年Burberry首次破冰与阿里达成合作,做了奢侈品牌入驻的头马;就连公开表明自己对电商的厌恶的Prada女士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