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线上营销的一些思考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目前,我行“税易贷”开发工作已接近尾声,如何做好产品上线后的推广工作,成为了近期项目组成员思考较多的问题。结合在项目开发期间学习到的一些技术,在“技术辅助业务”的前提下,结合我行小微业务的特点,在此分享个人对线上营销渠道选择的一些思考与感悟,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与指正!

关于markdown

由于文章涉及到较多动态数据可视化内容,传统文本编辑软件无法完全满足撰写需要,于是使用一款名为markdown的轻量级文本编辑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编辑,同时将文章上传至个人简书文集内,方便阅读(本文排版及样式按照网络写作特点编辑)。

关于艾瑞数据

本文涉及到的大多数均来自于艾瑞数据官网(聚合互联网数据资讯、融合互联网行业资源的大数据网站),如下图(非广告):

几个名词

关于涉及技术

主要有网站分析、网页抓包、网络爬虫、数据解析、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数据动态可视化等技术。

通过线上获客,渠道方引流能力、渠道方流量提供的稳定性、渠道方自身的经营或声誉风险、流量本身与产品的定位匹配性等因素很重要。因此,合理的选择流量渠道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如何合理的作出选择,有什么判断的标准?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线上营销,这里以数据为基础,提供一些思路,抛砖引玉。

明确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首先要做的是获取数据。前面已经提到了一个数据网站,可以提供大量公开且较权威的数据,该网站主要针对PC端的网页访问量与移动端的APP使用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聚合与展示,可作为数据的重要来源。

那么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利用网络抓包技术分析网站结构、网络请求报文格式、返回报文格式与数据结构等关键要素,使用爬虫技术批量解析与获取所需的数据,再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保留有用信息,供数据分析时使用。

下面以抓取网站每月“PC Web指数”中的前20大网页排行信息为例,说明数据获取过程,网页2017年12月排行如下图:

(出于某种考虑,此处忽略网站相关分析过程),数据抓取源代码如下图(Python语言编写,IDE:Pycharm):

运行结果如图(部分截屏):

保存后的源数据如图(部分截取):

数据清洗后结果如图:

清洗后的数据与网页2017年12月数据一致,进一步验证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取到需要的所有数据。

在得到大量包含时间序列的数据后,通过数据分析与探索,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判断。为了更加直观的找到有用信息,采取数据可视化与动态可视化结合的方式,分别先对流量排行榜中基数较大的网页或APP应用进行分析。

1、整体把握

PCWeb指数月度覆盖人数(万人)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排行榜如下:

通过数据动态可视化展示后,可以直观看到,“百度网页搜索”稳坐排行榜第一把交椅,百度旗下其他网页的流量排名也都排名靠前;可能由于大量电脑安装了奇虎旗下的相关软件原因,搜索类网页“360网页搜索”排名亦靠前;同时,由于“双11”的存在,阿里旗下的“淘宝网”、“天猫商城”流量在2017年11月与2018年11月两个时间节点均会“暴增”;视频类网站“爱奇艺影视”流量基本稳定在排行榜前10位置,“腾讯视频网”、“优酷视频网”流量亦相对稳定,“腾讯电子邮箱”由于其功能定位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排名也基本稳定在前10左右。

移动APP指数月度独立设备数(万台)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排行榜如下:

从“移动APP月度独立设备数”排行榜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对比网页端相关数据,用户对移动端的偏爱程度要高于PC端。

从榜单的变化情况来看,移动端的众多APP中,腾讯旗下社交类应用“微信”与“QQ”基本稳定在“月独立设备数”排行榜前两位;视频类应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在榜单中均有不错排名,结合第一份榜单与时间节点来看,传统春节所在的时间节点,无论PC端或是手机应用端表现均一般,可能与用户的使用习惯有部分关系;社交类应用“新浪微博”流量稳定在排行榜前列,比其PC端排名更加靠前;同时“手机淘宝”、“支付宝”这两款阿里旗下的应用,也基本保持在排行榜前10,与Web端一致,在“双11”前后的时间节点,两款APP流量会出现“暴增”的情况,同时每年春节期间的“集福”活动,可能也为“支付宝”应用增添不少流量;可能由于用户输入法使用习惯的原因,手机输入法类APP“搜狗拼音”亦有稳定的流量;地图类应用“高德地图”也因其产品定位,排名较高,且甩开了与“百度地图”的“排位距离”。

移动APP月新装设备数(万台)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排行榜如下:

“移动APP月新装设备数量”排行榜变化幅度较大,说明2018年各大公司在移动端领域竞争异常激烈,位于榜首的社交类应用“抖音短视频”在2018年“异军突起”,于5月登上榜首后稳定在排行榜第一位置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