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的社交媒体,各种品牌的营销热点层出不穷。
从年初《啥是佩奇》的火爆到年尾“2017—2019”的刷屏,这些营销案例在引起热议的同时,其背后的品牌也在大众面前露足了脸。
那么,2019年都有哪些爆款营销案例?它们使用的营销套路以及给我们的营销启示又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如果要说2019年开年第一爆款的营销案例是什么?《啥是佩奇》的刷屏应该可以排第一位。这只粉红色的小猪在开年,就戳爆了大众的心。
《啥是佩奇》是一部电影广告宣传片,片子讲述的是一位乡下老大爷盼着儿子一家回老家过年,爷爷打电话问孙子过年想要什么礼物,孙子说想要佩奇,爷爷却不知道佩奇是什么,于是开始了一场询问村里人啥是佩奇之旅。
询问的过程令人啼笑皆非,最后爷爷终于弄明白了佩奇是什么,然后用鼓风机,造出了一个“硬核佩奇”。
影片一经发布,就在社交网络走红,创造了2.3亿播放量、16亿微博转发量,其中不乏像王思聪、韩寒这样的大V转发,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爆款案例。
《啥是佩奇》为什么能火?这背后,固然有反映城乡之间的差距,折射国人社会焦虑的原因所在。但更重要的是,它踩中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击中了不少人对故乡、亲人、阖家团圆的渴望之心。
鼓风机佩奇不会感动小孩儿,但是它会让那些一直不回家乡的成年人感到愧疚。
对于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的人来说,交通网络的发达,如今已经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我们与故乡、亲人之间的距离。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下这个“流动的中国”,不少人仍然有着山高水远的牵挂。所以每年年初,“年前的Mary、Tony、李局、王处,回家后就变成了翠花、石头、狗蛋”的段子,都会在网络上重新火一次。
大山、乡村、老人、孩童……,尽管有些情节可能比较夸张,但是这一系列符号化元素的组合,却能拼凑出人们脑海中熟悉的记忆碎片,从而引发大众的强烈共鸣,击中无数人的感性神经。
每逢佳节倍思亲,近两年,在春节前后主打亲情牌爆火的营销案例不止《啥是佩奇》一个。2018年年初,导演陈可辛为苹果拍摄的春节短片《三分钟》也同样在社交圈和媒体上刷屏。这两个短片的爆火,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戳中了在都市生活的人群的思乡之情。
现在,临近2020年春节当口,走心的亲情营销恰逢其时,品牌主们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