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产品需求是一项重要的产品经理基本功,如何管理产品需求清单,让产品开发变得仅仅有条?本着“拒绝纸上谈兵”的初衷,我想总结一下我的答案,以下6招优化产品需求清单,让你“轻装上阵”。
大部分产品经理都很忙,为了完成任务而疲于奔命,是生活的常态。产品需求清单就像一个“杂物箱”,写满了点子、用户故事、功能需求、bug……只要是和产品有关的,统统往里装。任务一来,先写到产品需求清单里,有什么不对吗?
没时间整理产品需求清单,也是一个问题。清单越来越长,分不清轻重缓急。许多产品经理告诉ProductPlan,他们的产品需求清单就像“无底洞”,不知从何下手。
产品需求清单应该长啥样?为什么要区分优先级?让我们退一步想:为什么产品经理要用产品需求清单?
理想状态下,产品需求清单的内容包括:产品团队下一步要完成的、与产品相关的任务;完成以上任务后,需要关注的事项(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但是,事实上,产品需求清单的内容不止于此。许多其他的任务占据了太多空间,让清单的管理变得困难重重。
这就是区分优先等级的原因。产品需求列表要做到结构明确,重点突出,而不是成为一个“杂物箱”。如果有人和你说:“把XX丢到产品需求列表里。”但没有人觉得这不合理的话,那么你的产品需求列表已经沦陷了。
ProductPlan(作者所在产品团队)专注于优化产品经理的工作,使之井井有条,符合战略愿景。我们发现除了产品路线图的问题,混乱的产品需求列表也是工作效率、成果的致命伤。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6条优化的方法。
将下一次迭代的内容“置顶”
把下一次迭代的内容“置顶”,把下一个迭代的内容,作为清单的优先处理事项,避免时间表混乱。
这样一来,优先处理事项就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下一个迭代就要做。
当然,首先,你要有一套机制,用来决定下一次迭代做什么,我会在下文加以阐述。
剔除优先级低的任务
把“优先级1”和“优先级2”的任务纳入产品需求清单,其他的另外归类(比如纳入“长期任务”)。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假如,经过多轮头脑风暴,产品团队列举了20种可行的产品创意。显然,短期之内,这20种创意不可能全部实现。那怎么办?区分优先级别!
选出最好的2至4个,拆解为小任务,安排团队成员完成。
至于其他的创意,可以先记下来,但不要纳入产品需求清单(更不用说产品路线图了)。产品需求清单要尽可能简明扼要、现实可行。
列出下一次迭代要做的事(优先级1),接下来几个月要做的事(优先级2),就足够了。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