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社交产品靠push撬动1000万日活?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老牌社交产品(靠push撬动1000万日活?)

探探是2014年上线的一款陌生人交友的产品。

这款产品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从冷启动,到日活千万、被下架,再到如今重新上架。

这5年时间里,涌现出非常多的陌生人社交APP,比如一周CP、soul等等,就光是腾讯,今年就上线了5款诸如「朋友」、「灯遇交友」等社交产品。

而让我感兴趣的是,在APP Store的社交产品应用排行榜上,这款在我看来已经很“老”的「探探APP」,仍然屹立不倒,位于前列。

探探面向的用户群主要是单身的年轻用户。Ta的核心使用场景是,基于附近的人做推荐,你打开探探之后就可以看到“附近的人”卡片。

我们知道,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来说,活跃度和留存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探探的日活超过600w,后来甚至接近1000w,次日留存为75%,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而据了解,探探在促活动作上,最值得称道的亮点就是它的信息推送,在探探早期,主要就是靠的这种推送策略,俘获了大量的种子用户。

那么,探探是如何利用低成本的推送策略,撬动老用户活跃?我们又该如何借鉴探探的推送策略呢?

通过push召回用户的流程

push文案对于老用户的召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妨看一下用户从点击推送到转化留存的整体流程:

一般来讲,对于一条推送,流失率最高的就是从“看到推送”到“点击”这一层级。所以,如何提升push的点击率也成为了产品在召回层面最为重视的一件事。

下面,我们也将从探探的推送策略,和推送内容两方面分析探探的推送,并试着从中总结出一些关于老用户推送,可供大家参考的点。

探探的推送策略拆解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持续观察了在不同的行为下探探的推送内容,发现探探在召回策略上,除了常规的通知推送,其实是用了个性化的推荐策略:对于不同的用户,推送的内容是不同的,是可定制化的。

而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探探推送内容很可能都与用户的个人资料中填写的标签特征,以及用户使用App时的行为状态有关。

我们基本可以从中推测出探探在推送时的一些策略规律。

想想这样的场景,你收到一条和你强相关的信息,这个信息上有你的个人标签或者你感兴趣的标签,如果足够诱人,就一定会吸引你点击进去查看。

另外,从上面的规律中,我们似乎也可以感觉到,探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用户分组,将用户的基础标签和行为等标签收集起来,再进行自由组合,从而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push。

整体上看,无论探探的推送是对用户进行信息通知,还是利用push促活,探探在推送上,都是在灵活组合运用用户的信息标签、细分人群颗粒度,从而吸引用户点击。

探探的4种“策略性”推送内容

在推送的全逻辑中,推送内容是重中之重。作为产品直接和用户沟通的方式,推送内容是最直接决定产品能否把用户召回、提升用户粘性的因素。

从探探在推送内容的玩法和文案上,不难看出为什么说探探的推送文案在促活方面最有亮点,我们为此总结出了探探在推送内容上的4种策略。

接下来依次展开。

1)通过满足用户初始加入时的核心需求吸引用户点击。

对于探探来说,用户加入时的初衷非常清晰,就是配对交友。所以,在探探的推送文案中,可以直接简单明了地告诉用户,有小哥哥/小姐姐喜欢你,想和你配对。

体验了几款App之后,我发现探探有一点细节做的特别好,探探的push都放了配对小哥哥/小姐姐的照片,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几个社交App的push。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先点击探探的push,毕竟探探上大家都是先看脸的,直接把小哥哥的照片放在push上,这种视觉刺激,很容易吸引用户点进去看看。

2)通过获取用户的好友关系,关系链等信息,让用户感觉与“我”强相关。

这里就不得不提探探的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功能,叫做“匿名暗恋表白”。它可以让用户自发传播产品,并同时起到拉新和促活两方面的作用。

这个功能超级简单,就是在探探上获取你的通讯录,引导你从通讯录里面选择自己暗恋的人。

探探就会给你暗恋的Ta发送一条提示“你的通讯录好友”在探探上暗恋你的短信。

对方收到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