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OTA行业盈利能力依然强劲 (至少还有万亿增量空间)
刚刚过去的一周,对于携程而言是黑色的。因三季报出现净亏损,携程股价出现了逾19%的大幅下跌,遭遇“黑色星期四”,引发市场情绪波动,连累整个旅游板块走弱。然而,从携程的基本面和整个OTA行业的增长趋势来看,市场的反应显然过于情绪化。
市场对携程“偶然”亏损反应过度,Booking、Expedia等三季报后均大涨
三季报显示,携程三季度净营收为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毛利率为79%,同比略有下降,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亏损为11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权益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亏损。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和由权益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亏损,2018年三季度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人民币,相比2017年同期为净利润18亿元人民币。考虑到10月中下旬以来全球资本市场转熊,携程三季报的净亏损只是个“意外”,主营业务依然处于盈利区间,总体增速实际上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收入甚至略高于市场预期,国际业务增速则远超市场预期。
除了外部环境因素外,携程盈利水平的下降还与其持续加大国际市场投入直接相关。财报显示,2017年三季度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人民币24亿元(约合3.57亿美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58%,2018年三季度该项费则进一步增加到了27亿元人民币,同比2017年上升14%。携程尚处于国际化初期,市场费用大幅增加,而国际业务收入规模和运营效率都不及Booking、Expedia这样的境外OTA巨头,从而造成短期盈利水平下降。因此,对于重心仍在国内市场的整个OTA行业而言,携程“偶发”的单季亏损也仅仅是个案,整个行业的盈利前景并未发生根本逆转。
在携程三季报发布前两天,国际OTA巨头Booking也发布了三季报,但其股价并未出现类似携程的暴跌情况,而是大涨逾8%。另一国际OTA巨头Expedia三季报发布后股价大涨9%,TripAdvisor更是大涨了15%。这表明,携程三季报后的暴跌纯属个案。
事实上,就业绩而言,Booking、Expedia和TripAdvisor并没有比携程好太多,甚至携程在收入增幅上还领先于这三者。三季报显示,Booking总收入为48亿美元;毛利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不及携程,而三季报后大涨15%的TripAdvisor更是只有4%的收入增长。对比来看,市场对于携程“偶发”的单季净亏损明显反应过度了。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万亿中国OTA市场
长期来看,全球OTA行业尚未完全进入成熟期,尤其是中国市场䭣报,但其股价并未出现类似携程的暴跌情况,而是大涨逾8%。另一国际OTA巨头Expedia三季报发布后股价大涨9%,TripAdvisor更是大涨了15%。这表明,携程三季报后的暴跌纯属个案。
事实上,就业绩而言,Booking、Expedia和TripAdvisor并没有比携程好太多,甚至携程在收入增幅上还领先于这三者。三季报显示,Booking总收入为48亿美元;毛利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增速不及携程,而三季报后大涨15%的TripAdvisor更是只有4%的收入增长。对比来看,市场对于携程“偶发”的单季净亏损明显反应过度了。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万亿中国OTA市场
长期来看,全球OTA行业尚未完全进入成熟期,尤其是中囻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