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创作者大量涌现?
一个很核心的点是小微创作者变现门槛降低。
以往的内容市场,往往只有头部有资格赚取收益,而且多是以接商业广告的形式,一个创作新人,想要收入破0是一件投入成本很高的事情。可以做到以创作为生,对于大多数素人都是一段难以跨越的鸿沟。
但现在的内容变现途径越来越多,打赏、带货、接贴片广告都可以破0,让小微创作者有了持续创作的动力。
最狠的是B站的明码标价,千次播放约等于3元收入,这在内容行业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其他的变现方式都存在不确定性,而人类是天生厌恶不确定性的。
之前有在B站看到很多up主,发自己内容获取的收入,在B站,一条374万播放的视频,获得的收入是4520元,在其他平台如抖音、头条都基本没有收入。这些创作者自发的宣传,又给了观看的人极大的“下海”信心。
市场价格决定供给量。
当大家发现只要我好好的做有价值的内容,就可以获得明确收入的时候,内容生产者就会开始增加。
二、有哪些内容变现模型/方式?
1. 流量转化模型
(1)付费社群
通过免费内容获取粉丝,再将粉丝转化到付费社群如知识星球,层层漏斗转化,这种方式也是大部分的创作者选择的方式,因为可以不断拉新,而且社群粉丝粘性强,互动性强,可以不依赖于平台。
(2)电商带货
通过内容激发阅读者购买欲望直接销售商品,对创作者的带货种草能力要求较高,也受到商品本身与创作者调性匹配度的限制。
2. 交叉补贴模型
(1)广告
比较适合头腰部创作者,通过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收入来为粉丝提供免费内容。微信头腰部垂直号的广告报价平均一个阅读1块钱都不止。
但门槛较高,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商务能力,且创作者也会面临一定的创作压力和品牌风险。
广告变现一直是维持内容生态平衡最有生命力的方式。
最早的报纸可以以很低的价格出售都是依赖广告的收入,而这个方式也帮助大量的创作者赚到了钱可以持续创作。一般的平台根据创作者的粉丝量、粉丝活跃度、互动度等都会有广告的明码报价。
而且现在粉丝对于创作者的“恰饭”行为容忍度也是不断上升,甚至表示支持。粉丝也很清楚,大家都不容易,有人付钱让我喜欢的创作者持续创作内容,为啥不高兴呢。之前了解到B站部分20-30万粉丝的up主,一次5秒时长的植入或贴片视频,报价在1.5-3万元,而百万左右的up主可以报到7-10万元。定制内容收费就会更高了。
(2)赞赏/打赏
这就像玩游戏和看直播一样,有一帮有钱的付费金主用户在支付游戏的制作运营成本和主播的收入,来支撑其他的“白嫖”用户。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