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信息流”这次的内测折腾(让谁慌得一笔?)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有不少细心网友发现,前两天微信安卓版所推出的版本更新,又双叒有新的动作了——之前刚刚改版信息流形式的订阅号,又改为折叠展示。这前后短短二十多天的一“哆嗦”,有点耐人寻味。
尽管微信订阅号此次调整的只是安卓版本(苹果版本未见回调),但已经有网友开始调侃,订阅号之所以“知错能改”,或许是听到了不少用户关于改版后阅读体验不爽的呼声。
“这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受伤的还是我们这些做内容的。”公众号创作者何芎无奈地告诉懂懂笔记,无论是上个月的信息流改版,还是这几天安卓版本恢复到折叠,都让团队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懂懂笔记却了解到,此次版本更新将订阅号改回折叠显示的方式,其实并非如网友所说的“知错就改”,而是新版本结束了内测,暂时恢复到原来的模式罢了。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未来订阅号是否还会推出新的信息流样式,仍是未知数。但有一些内容创作者开始呼吁“求放过”,毕竟“折叠”过一次之后,突然变化的自然流量,已经再经受不起官方的反复“测试”了。
那么,这样的一次调整,究竟有什么深意?究竟都有谁在这短短的调整与折腾中,慌得一笔?
相比“折叠”,“信息流”成流量拦路虎
“因为麻烦,从折叠之后,我就几乎是随机地看订阅号了。”
读者王忋告诉懂懂笔记,不管订阅号是折叠显示,还是信息流显示,其存在感都只相当于微信中一位“不经常联系的好友”,在没有十分特殊的提示下,几乎懒得点开。
他在上下班路上“杀时间”,偶尔会阅读订阅号内容,也仅限查看星标顶置的那几个比较喜欢的账号,看看是否有新的推送。大量关注过的其他账号,他已经连翻页查看都觉得麻烦。
“信息流改版后,没有找到星标顶置的号,感觉和腾讯新闻推送类似了。”起初,为了找到那几个喜欢的订阅号,王忋花了不少时间去翻页查看。由于感觉操作有点繁琐,随后几天他开始懒得查看这几个账号是否有推送更新,“使用指南也没有,右上角切换列表模式的按钮感觉也并不显眼。”
他笑着说,如果把折叠后的订阅号比作不常联系的朋友,那么信息流改版后的订阅号,就应该是不想联系却又不舍得删除的前任,有些又爱又恨的感觉。
或许,这样的现象有一定的普遍性。
“用户大多都如此吧,因此我们能得到的流量,就变得更少了。”娱乐自媒体人杨晗予指着后台数据告诉懂懂笔记,从订阅号信息化流改版以来,其每天推送内容的阅读量几乎拦腰减半。
面对阅读量下滑的境况,他们开始依靠团队同事们发动亲友去积极转发,这多少弥补了订阅号改版后造成的阅读量损失。他感觉瀑布式的推送展示方式,让不少用户忽略了账号影响力的存在,就算不停翻页,也不一定能够迅速或者清晰找到想要查看的订阅号内容。
也是,世上哪有那么多每天攥着手机等待某订阅号更新的铁粉。
“如此一来用户更容易随机性地被标题和图片所吸引,变得‘雨露均沾’,即便是以前曾经被忽略的订阅号。”杨晗予表示,为了让用户能够一眼就能够认出自家的账号,团队最近几周在头图的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标题字数也反复优化。不过这些举动对阅读量提升的帮助,却依旧十分有限,“毕竟我们不是标题党,图片也没办法做到那么牛掰。现在这版本终于改回来了,感觉松了一口气。”
或许,多数机构也同样松了口气。
内容创作机构负责人张春华表示,这段时间以来每天光是旗下近十个订阅号的头图设计优化,就花去团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都不见得有标题党那一个个打着“颜色”擦边球来得奏效。这一阵子文旅、休闲类订阅号想吸引眼球,都要往脱、肉、睡呀上面靠!”
“这种改版形式,让标题党全冒出来了,结果潮水退去,发现一大堆裸泳的。”发现安卓版订阅号停止“内测”,重新恢复了折叠模式,张春华满脸都是坏笑,他坦言微信官方想与其他资讯平台抢夺流量无可否非,但这次“亲者痛仇者快”的改版有点逗你玩的感觉,让很多内容创作者手足无措。当然,也让一些无惧下限的订阅号暴露出本来面目,“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那么,信息流“内测”结束了,标题党是否会收敛一些了呢?
“信息流”标题更直观,读者感受更好?
“我觉得吧,这次改版对标题党有利,其实是个伪命题。”
同样身为内容创作者的张涛(化名)告诉懂懂笔记,他和内容团队从两年前开始,便陆续运营了多个以女性话题为主线的订阅号,并且从一开始,就积极在标题的噱头上做文章,因此一度被周围朋友笑称为标题党。
“虽然我们一直都承认有点儿标题党,但也想趁着改版的红利,再上一层楼。”张涛坦言,在获知订阅号“信息流化”之后,他和团队便感觉能有机会再多增加一些粉丝,于是每期内容都会反复探讨标题的标新立异:文字变得比以前更加夸张,而且头图的设计,张张都充满噱头。
《女子夜夜难受,不到四十就命丧黄泉》其实写的是女性盆腔肿瘤;《少花一百五,天天化疗苦》说的是女性缺少常规体检而患上乳腺癌;还有《老公这样子做,让老婆承受不了》一文讲述的居然是粗心丈夫的生活琐事……
而在头图方面,他们几乎每张图片都标上了伪官方样式的“推荐”、“热门”等字样,包括加上“有XX位好友已经阅读”等小号字样,以吸引用户点击查看内容。图片背景更是换上了不少处于“临界点”的模糊元素,一眼看下去令人“激情四射”。
“调整之后,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推送内容的后台数据。”张涛表示,一开始对于标题、图片噱头化后所能带来的数据提升,他和团队都显得自信满满,甚至觉得工作室的这几个公众号很快将迎来发展的爆发期。
然而,订阅号所推送的内容,的确如同预期般增长了很多。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转发数据却十分难看,“掉粉”也相当严重。其中一篇题为《女人一不小心,就被男人榨干》的保健科普文章,甚至导致第二天“掉粉”超过千人,让创作团队有些傻眼。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