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媒体营销如何做?你需要了解的不只是大学生的衣食住行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本文来自“掌上大学”新媒体营销的特点,36氪经授权首发。本文系《2017高校新媒体营销蓝皮书》

校园媒体是社会媒体的缩影,同样经历了万千变化。校园媒体经历了传统的纸媒时代、web时代、博客/社区时代、社交网络时代、门户/公众号时代、富媒体时代以及2016年火热的新型媒体时代。媒体载体的不断更迭,催生了不同的媒体特点。新型的媒体载体,不仅包括微信、微博,还包括视频、直播、AB站等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实现了内容、关系、服务的不断升级和跨界融合。

我们进入新世纪才短短18年,然而传统媒体的概念已经荡然无存——甚至数字媒体的创新者们也在面临被颠覆的命运。这一场变革下,太多原有的认知需要被重塑和归零。如今的新一代用户群体,尤其是我们一直讨论的高校人群,他们的世界观、接受内容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根据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兴趣的多元化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音乐已超越影视、旅游成为当代大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从学生的兴趣爱好TOP10中可以发现,已经有小众的兴趣爱好开始出现,有16.57%的大学生喜爱手工。从城市级别维度上对比,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兴趣爱好最为广泛,人均高达6种,可见城市的经济发展规模、娱乐生活的多样性也是影响学生多元化兴趣爱好的重要因素。

大学校园是二次元文化培养的温室,面对高校中日益增多的二次元社团、社群,二次元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二次元是个极其广泛的圈子,但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只有越是细分的兴趣圈子才能越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也越有认同感,随着二次元的不停细分,也衍生出了许多小众兴趣圈,像语C圈,鬼畜圈等。

对于酷的理解,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解释。学习好是酷,为生活而努力是酷,复古是酷,懂得做菜是酷,有一门手艺是酷等等等,对于当代的大学生,酷不在局限于以往的外表、着装、心态等,酷开始变的更加多元化,而这些酷也正在推动着大学生兴趣的发展。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爱玩客,据掌上大学2017年全国大学生兴趣调查显示平均每一个大学生手机里安装着38个APP,下面是当代大学生各类APP的使用排行榜。

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来自于家庭供给、打工兼职、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投资理财、社会资助和网络借贷等。在调研中,74.63%的学生大部分经济来源来自于家庭供给,43.59%的学生会进行打工兼职为自己赚取额外的收入,这成为大学生的第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在当代大学生中,月光不再是大多数学生的消费现状,有计划的消费已占据主流。当学生面对支出大于可支配金额时,大一的新生更多会选择和父母求助,其比例在大一新生中为44.30%,而随着年级的递增,这一比例开始大幅缩减,依靠自己赚钱的学生占比开始扩大,在大四的学生中,当生活费不足时,自发赚钱的比例扩增到52.63%。

在大学生群体中,54.26%的学生有过提前消费的行为,对比年级的不同,大二学生的提前消费习惯占比最高,大一学生占比最低。对比不同的性别,男生更加热衷于提前消费,占比高达65.29%。提前消费在学生群体中已是一种的被认可的消费观念。

校园中,男生更加偏好运动品牌的服装,其次是时尚快消品牌。女生不同于男生,最偏爱的品牌是时尚快消品牌,紧跟其次的是网红原创品牌。大学生对时尚快消品牌的偏爱,展现了现代年轻消费者既乐于追赶潮流又关注性价比的消费心理。

相比不同的性别,女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群体。在不同的年级中,大二学生的购衣频率更高,大四学生的购衣频率最低,但大四学生不确定性最高。

换季变化是大学生购置衣物最大的影响因素,搭配需求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注重根据个人喜好,完成个性化的搭配。从搭配需求中也能反应出学生一定的社交需求,在社交中可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部分学生也会因为“情绪变化”而产生购买行为,他们通过服装搭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足够说明大学生人群是极具追求个性化需求的人群。

男生和女生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