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营销是非得注重参与感的,所以本文将从小米的营销和运营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
向成功的企业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内容较长,罗列一下大纲方便后续阅读:
·将小米的营销结构:“网状营销结构”与传统的“单向营销结构”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
·提出一个“参与感”模型;
·基于“参与感”模型,对小米的产品、社交传播渠道、用户关系链的营销运营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和总结,涉及到线上、线下活动运营;渠道运营;饥饿营销;社群运营;UGC等10个相关的玩法。
|小米的“网状营销结构”
我们会发现,很少在电视等媒体上见得到小米营销宣传。这并不意味着小米不做营销,而是小米将营销渠道主要集中在社交化媒体,包括:小米论坛、微博、今日头条、微信早期QQ空间。而在社交化媒体渠道上,小米一直倡导“产品即营销”、“体验即营销”、“口碑即营销”。
下面这张图,我把它成为“网状营销结构”,图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用户。
相比上面那张图,下图我把它总结为“单向营销结构”。上层节点是企业,下层节点是用户。
这两张图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网状营销结构”是去中心化的。
为了更加深入的对比“网络营销结构”和“单向营销结构”,我下面从6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个维度:注意力
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
传统的营销是一个单向的结构,多数企业通过广告直接触达用户。比如:电视广告、地铁站广告、宣传页等等。
就比如电视中间插播广告的时候,是选择继续看广告?还是换台呢?
其实最多的选择都不是这两种,而是玩手机。
过去互联网还未普及时,电视是一个获取信息最很重要的渠道,那时叫做单屏时代。而现在有电视、有手机、有电脑、有PAD,是一个多屏时代。
因此在传统的营销结构中,用户放在你产品上的注意力已经被压缩了。但“网状营销结构”不同于前者,用户看广告是主动的发生的行为。如果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小米,那么你就会主动去搜索、获取小米的相关信息,主动关注小米论坛,小米的微博等等。
在这个行为产生的过程中,用户的注意力全部是在小米上的。所以说,注意力经济的变化,十分重要一个点并不是屏多或屏少,而是取决于用户是否主动接收和获取你的产品信息。
第二维度: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又要经历3个过程:
(1)过去物质匮乏,所以家里有台电视机,就很了不得了,因为早期的产品营销主打功能。也就是说,用户会为了看电视这个功能而产生消费行为,无需做过多的营销。
(2)再到后来,同商品供应商增加,那么这个时候用户会更加在意企业品牌,因此企业打广告的方式多是借助电视媒介,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出现。
(3)而如今,用户是怎么做出购买决策的呢?
参与式消费。
你的品牌声量大,不代表就有好的销量,前段时间那篇写江小白的文章,不就是这样吗?
京东618当天手机销量第一的是小米。
难道这是因为小米手机的功能与众不同吗?不是!
是小米疯狂的打广告吗?不是!
其实就是提升了用户“参与感”,小米手机的MIUI,是小米用户共同参与而打造出来的。
第三维度:用户的感受
从“单向营销结构”来看,用户的感受无非就两种:
·第一,觉得顾客就是上帝,把自己当成爷;
·第二,企业一副“高冷”态度,爱买不买。
但“网状营销结构”下,是怎样的?
两个字概括:朋友。
在社交媒体渠道中,不会有企业填鸭式的向用户灌溉铺天盖地的广告,可能用户第一次接触这个品牌说不定就是由于朋友的推荐。而用户也可以通过各个社交媒体和朋友去讨论相关产品,去参加各种小米的活动 ,这样的特点是单向营销结构不具备的。
第四维度:裂变
裂变就能给企业带来流量,那么“单向营销结构”如何提升用户人数?
除了打广告,就是不停的打广告。
那么“网状营销结构”如何提升用户人数?
口碑传播,用户之间口口相传,甚至是在微博或微信中主动去分享,也可以是在小红书等流量大社交媒体上,明星及网红的推荐。
第五维度:效率
用户对于企业来说,是存活下去的血液。在“单向营销结构”下 的用户增长是需要不断通过广告投放来完成。但是“网状结构”的引来流量的效率是呈几何式的增长。
假如今天企业有200个用户,他们每人带来1个人,那么企业就增加至400个人。而400人,每人再带来1人,就有600人。从效率来对比,两种营销结构完全没有可比性,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第六维度:成本
在不考虑人力成本下,广告投放就相当于在烧钱,不论是电视广告还是SEM,都是需要大笔资金维持,而社会化媒体的认证服务费一年才几百到几千元,因此从成本角度考量,“网络营销结构”是比较占优势的,也是企业比较喜欢的。
|关于参与感模型
“网状营销结构”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为了支撑“参与感”模型,即。通过小米的网状营销结构,提高用户的参与感,这是小米营销的制胜法宝。
那么,如何提升用户的参与感?
来参考一个参与感模型:
想要创造用户对品牌的参与感,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征求用户的意见。
那么除了征求用户意见,还有什么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归属感更强的方法呢?
方法1:征求用户意见。
小米的做法:小米论坛里的各种问题反馈就是在促进用户的参与感。
方法2:让用户给予品牌一些协助。
小米的做法: MIUI的开发版就是这样。我想 “米粉”很多都是愿意通过刷机刷到MIUI的开发版的,然后尝试新鲜功能,帮助小米发现开发版的BUG。
方法3:品牌和用户共同创造。
小米的做法:MIUI也符合,采用用户反馈的BUG以及用户提出的需求,汇集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