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人群:特别针对高质量不孕不育、疑难杂症及宫腹腔镜难度高的病种。
挂号量:每月不超过3个;
门诊时间:临时进行协调安排。
④、普通专科医生诊室
参照集团现在模式,不多重复。
⑤、手术室专家门诊
看兵点将,患者交完费后可再选择,但诊疗收费不一样,重点拉开收费标准及开发力度。
⑥、高技术型团队
因涉及到微创妇科,那么对检验等辅助部门、手术医生、急救专家、技术型接诊医生、高级护理要求则更为高,必须提高医院综合抢救能力,预防各种安全隐患。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技术化医护团队,而非现在的“三脚医生”队伍。
(4)、细分专赢
赢在20%(20%技术类病种、住院率、高端人群、利润病种)
赢在管理细节
赢在团队执行力
赢在优质服务
赢在就医疗效
赢在价值而不是价格
(5)、细分专注
专注看好病永远是患者的第一关注。对于内涵和品质建设,民营医院都存在严重的漏风现象,未来要高度专注医疗质量和保障工作,以质量为核心的医务观念,增设业务院长、医务科长等医疗科室,全程把控医疗质量问题,引进公立医院规范医疗管理模式(具体可查看马海祥博客《民营医院经营策略的基础理论及方向》的相关介绍)。
二、医院营销半径规划
新地理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为X市最中心商业圈,地址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名度和医院曝光率,同样会潜意识提高消费观念。但,如何把优势转化为—行业第一地位是最核心问题!以建立独特的市场第一的概念来进行企划、经营思路。
1、营销半径:全市
作为市区平台,对于竞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的医院要扩大医院的营销半径、品牌影响力。在营销上要勇于突破,扩大影响力到全市。合理分配营销费用,选择适合的渠道和媒介推广宣传医院。
2、病种的设定
传统男妇科病种,难以与市场一般进行竞争,要深入剖析病种特点,进行包装及推广。
另外推广上寻求差异化,如“四维彩超、宫腹腔镜微创手术、疑难杂症”等竞争少、医疗资源稀缺的病种,具体上述细分专病已点到。
3、人群目标定位
人群年龄:
80、90后医疗消费市场的主体,所有营销广告或推广方向围绕其进行开展。
人群质量:
错误定位:只做中高端。 要考虑医院的发展周期,新X医院刚搬迁,作为市场进入期,80%要做大众市场,以亲民、普及为医院首要目标,试想旧X以前日均门诊量6人,多么少的挂号量医院营销策划方案,对于公立医院半个科室都不如,如何壮大?
待成熟期再专业策划炒作小众市场-中高端,以提高整体经济冲击力。
人群性质:
民营医院做不大、做不强,医疗报销是影响最大因素之一,医保、新农合为未来民营医院发展所必备条件之一,要积极审批,加大力度申请到。短期内医院以外来工及小部分中高层消费者为主,长期创立品牌后,要形成与公立医院相竞争的格局,不能将目光再受限与小门诊之间的竞争,做一家能适应各种本地-外地低、中、高消费者的医院。
4、专家影响力放大
试问人民医院靠什么吸引全市患者?与乡镇医院差距在哪里?患者不仅对“公立”的信任,更在于对于其专家、技术实力的信任,以期能安全解决自身疾病困扰。
名医效应,足可以改变医院格局。专家是医疗质量的第一保障,也是患者追求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要重视学科专家建设工作,聘请本市著名微创手术专家、学者,以此放大专家形象及影响力,打破常规,吸引全市的患者就诊。
5、医院的特殊能力放大
寻求特色化医疗需求,深入挖掘医院的特殊诊疗或特色,进而放大医院的特殊能力,然后满足他们,就成功了。如“首家中西医结合妇科医院”、中医特色养生减肥中心在XX医院成立、女性健康SPA中心-以温泉加中医泡浴,无手术开刀,轻松治愈各类妇科炎症、产后形体恢复中心-重点开发产后炎症等,这就是医院的特殊能力……。
三、新医院的品牌转型过程
对于新医院的定位上,切勿操之过急,否则就会出现短期内经营短路、自我迷失等情况。在旧X迁址期间,要扎实底层建筑,稳步推进,才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定位上要重点以现有基础上如何提高新增科室或未来定位科室的发展上清晰,品牌及医院的全面转型要分成3期进行。
医院定位的周期:3月份进入期、6个月成长期、12个月成熟期。
1、进入期(3个月)
进入期也叫“动荡期”,当长期树立的品牌遭遇自我“瓦解”时,一步之错就可能动全身。如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专利之争,加多宝溃败,并因此战略“升级”为金罐包装,实则对于长期的品牌沉淀产生巨大冲击力,短期内想要转变用户的红罐凉茶思想则异常艰难,它需要重新投入更大的营销及市场认知代价。
对于新的品牌进入期,必须加大营销投入力度,不能盲目地控制进入市场费用。而营销体系构建及财务风险管控则异常重要,它意味着医院将来面临巨大的投资及不可控风险,同样冲击现有市场份额。
2、进入期的营销体系目的
营销上以“新增、升级”而不是“全面换装”进行营销体系,要成功使现有基础安全渡过进入期,是为第一要素。男科营销总体费用以月10%递减,进入期要平稳过度而不冒进,以免加剧成本再投入及财务风险。
①、网络/新媒体等营销
传统媒体本身的收视率、可信力、影响力大幅下降。微信弱化了微博、移动抑制了PC,而移动、微信、新媒体等异军突起,然我们却无及时把握住时机,以致于深深地陷进传统竞争拉锯战。
深入到各个网络传播的终端,以计算机网络时代引领营销突破,分析各种网络媒体及宣传渠道,加大对移动端的重视,拓展网络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