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战:从微商裂变到独角兽的流量之争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2003年4月,为了狙击如日中天的eBay易趣,孙彤宇带着8个人回到杭州湖畔花园,秘密研发了一个C2C的电子商务网站。

24天后,淘宝网正式上线。

作为国内最早的C2C网站,易趣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面对新成立的淘宝,eBay的全球总裁惠特曼傲慢到了极点,他甚至断定“淘宝最多只能存活18个月”。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两年后,易趣的份额跌落至29.1%,淘宝则上升到67.3%。再往后,淘宝登顶呼风唤雨,易趣、新蛋泯灭没落,上海电商也一路渐行渐远。

当中国的C2C市场狼烟四起之时,腾讯上线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拍拍网」,依托鹅厂强大的社区化优势,拍拍网成立三个月,流量排名就进入了世界排名500强,总体增长率高达1640%。

他们抢夺的,并非坐拥电商江湖半壁江山的淘宝的盘口,而是与中国市场格格不入的eBay易趣的市场份额。

又一个两年,易趣交出了行业老二的位子,拍拍网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的“社区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数据来源:艾瑞市场咨询,2007-2008中国网络购物发展报告

此时的淘宝已经占据了国内C2C电子商务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只要它没有自掘坟墓,拍拍网的成长速度再快,也难以撼动其分毫了。

一边是不温不火的电商业务,一边是如火如荼的电子游戏,鹅厂的选择清晰而明了:2008年成为腾讯游戏转折的一年,自此,腾讯一步步成长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公司,没有之一。

而他们的电商梦,在强敌环伺中踽踽前行:从拍拍网、QQ商城,到易迅网、买卖宝,腾讯在电商领域一次又一次地折戟沉沙,换来的不过是一顶“没有电商基因”的帽子。

自此,从南到北,中国的电商江湖被杭州接管,似乎只剩下起家于北京的京东屹立不倒。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说,腾讯有一个电商梦的根本原因在于,鹅厂在亲自下场未果的情况下,放弃了电商行业淘金者的战略部署,依托其微信QQ等强大的社交流量,转变成一个送水工的角色定位。

拼多多的崛起,京东的希望,唯品会的未来,全都依赖于这一战略转变微商裂变模式,腾讯尽管处在庙堂高处,却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影响这一电商江湖。

而现在,腾讯的这一战略正在遭遇挑战,流量分配进入存量红海阶段,平衡各家(尤其是京东和拼多多)的博弈关系成为其当前面临的首要难题。

01 缘起

微商业态的兴起、繁荣与调整

2013年,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这是“双十一”成为所有电商平台全民狂欢的第二个年头,这一年,天猫以350.19亿的销售额成为电商平台最大的赢家。

数据来源:淘宝商城,《2013年电商双十一分析报告》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