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2018年,知识付费社群怎么玩?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知识付费社群在这两年受到非常广泛的关注,也受到不少的诟病。那么其实很典型的一些说法就是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课,依然过不好一生。

经营知识付费社群的人,他们一直在致力于去给大家创造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内容,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就是流量的衰减。

咱们这个群里面其实有很多小伙伴在做有价值的内容,那么他们也是在通过某些方式,希望把我们各种社群里面的流量吸引到自己的那个知识付费的社群的入口当中去。

我想先请大家聊一聊,怎么看知识付费社群这个问题,并且不管你是参与其中的学习者,还是要为他引流的这样的经营者。

你们都可以说一说在2018年你们怎么看待知识,付费社群这样一个现象,你们想在运营或者是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更多的来探讨。

(群里突然一片寂静……)

刚才这个现象其实就是学习型社群或者我们叫知识付费授权的尴尬,我们曾经认为微信和新媒体这种方式,它的这种强大的社交和交互的功能会使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互动和社交属性。

但是当这个事物发展了差不多三年,应该是从2015年开始,有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付费社群开始出现,到后来像得到,樊登等等它们都属于是很标准化的出现了知识付费型的这种产品。

那么到今天可能几乎有很多工具比如类似于像知识星球、饭团这些工具它可以让每一个人,只要他能自己输出内容都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内容输出体系。

我们曾经认为这种知识付费的社群可以改变我们学习的场景,把学习从一个人讲很多人听,变成大家一起来讨论、创造,变成思想的互联和知识的叠加。

但是我们会发现,对于百分之八十的人来说,他是不会参与互动的,在传播学当中有一个经典的模型,叫做“沉默的螺旋”:

就是当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因为一件事情而沉默的时候,这个群体会越来越沉默,那么信息(特别是正向的信息)会越来越传播不出去,因为它没有传播的动力和诉求。

那在这样一个现象上,到第二个阶段,大量的学习型社群或是知识付费社群,它们开始怎么做呢?它们会认为用户需要的是知识内容,然后就会把互动的环节都砍掉。

所以有可能如果我们这个群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就会把这个群解散,然后让大家直接订阅我和季老师的喜马拉雅,反正你们只需要听就好了。

当这种互联的场景消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还在群里只听的人他连听都不听了,因为这个东西它所谓的碎片化时间的占据付费社群,在他的生活当中太无足轻重了。

而这些所谓的碎片化时间又过于碎片,那么真正有价值的这种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就会大量的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