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的泡沫破散后,2017年成了各大短视频平台你争我夺的一年。
但是,作为一个商业产品,不管是短视频平台本身,还是平台上的达人们,好像都还没有摸索出清晰且稳定的商业变现模式。
在绝对粉丝量不如泛娱乐类达人的情况下,垂直领域达人在收入上可能犹有过之,广告、打赏和电商成为其变现的主要模式。
自己接广告?
商业销售能力和内容策划能力一样重要
短视频达人们的内容策划能力,一般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大都也因为能够持续生产某类粉丝们喜爱看的内容,又在互动方面做的还不错,因此获得了海量的粉丝基础。
但是,这样就能保证分分钟有收入了?非也。
想做好广告方面的收入,达人的商业销售能力和内容策划能力一样重要。
论内容制作,这些人可能确实有两把刷子,论商业变现,还有好多的坑需要他们亲自去趟。
除了头部的顶级达人比如Papi酱们,在独立融资且成立工作室后,能够接得下KA级别的定制广告,大部分达人们在广告收入这条路上走得十分辛苦。
其实从产品形态来看,短视频是非常适合软广植入的,因为,在视频产品中,不但可操作空间很大,植入点多,而且展现形式也会相对图文和音频丰富得多。
打赏功能已成标配,但各家效果差异大
如今,几乎所有的短视频平台都标配了打赏功能,不过效果各有千秋。
因为用户打赏的核心动机,永远要追溯到心理层面。
无需参考具体数据,从宏观层面上就可以看到这样三个现象:
1)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开通已久,但也远远养不活哪怕是十万加的作者们;
2)YY和快手那样的生态里,打赏才能成为主流模式,且YY变现强于快手;
3)陌陌的直播里,打赏变现效率也强于其短视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1)用户不太会单纯地为优质内容打赏,打赏更多是为了得到和人互动的感觉;
2)打赏效率里:直播>短视频>图文;
3)低线城市用户打赏动力强于高线城市用户。
可以看到,直播才是打赏这种变现模式效率最高的地方,但直播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对用户和内容的体量没有相
Copyright ©2015~2025 www.kingtall.com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140017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