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KW金字塔模型帮孩子理清学习脉络提高成绩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DIKW金字塔模型(帮孩子理清学习脉络,提高成绩)

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是班上的“拼命三郎”,上课足够认真,下课了他做题不休息,放学了总是班上最后一个走,晚自习也是被门卫催锁门才悻悻回家。

可是一到了发成绩单的时候,他总是非常失落–他的努力仿佛投入大海一般,成绩始终不见涨。高考的时候,他连私立专科(3B档)都录不上,只能选择复读,这让当时的我都为他感到惋惜。

此前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智商并不比我低,试卷都是答满的,更不存在考试恐惧症这类临场心态问题。

直到后来我了解了“知识是怎么样内化为思想的一部分”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处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中。

浅层次的学习状态是怎么样的?

通俗点来说,即练习的时候都会,老师讲的也理解,但是真正要拿出来用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却不能应用。

类似于以下情况,都属于浅层次的学习状态:

  • 某位家长每天翻阅着各位育儿大咖的文章,想借此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但是当手机、书本一放下,过目即忘,什么都没学到;
  • 孩子想提高自己某个科目的成绩,雄心壮志地沉溺在各种辅导书和练习卷中,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却始终不见效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
  • 在与某位行业大拿交流的时候,顿时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概念,仿佛三观被刷新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一般,自觉充实了很多。但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要运用从大拿身上所学到的知识。

实际上,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到的内容经过一系列深度的加工,最终才能把不属于我们的知识,变成了我们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而浅层次的学习状态,则是在这个加工过程中发生了问题。而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套用一个知识管理模式来说明:DIKW金字塔模型

通过DIKW模型了解知识内化过程,从中发现孩子在内化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DIKW金字塔模型:知识内化的过程

DIKW是由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对应不同的概念:

D:data–数据

I:information–信息

K:knowledge–知识

W:wisdom–智慧

这四个部分是由低至高排雷,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很好地说明了如何把一个陌生的材料转化为我自身思想的一部分的运作流程。

简单来说:

我们从外部接收数据(D),而后转化为我们能了解的信息(I),再将信息变成我们可以学习的知识(K),最后通过知识的内化,成为我们智慧中的一部分(W);

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步里面都涉及很多操作方法,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

  • 获取数据

数据一般有四种获取方式:

1.研究实验得出

2.系统归纳而统计出来

3.自己阅读资料获得

4.从别人口中得知

每天我们所获取的数据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对我们有用,既然对我们没有作用,那么这些数据就会很我们很快地遗忘,无法从中学到东西也就能理解了。

例如,一道数学题中出现了:勾3CM,股4CM,求弦是多少?

这些数据是“死”的,对一个连勾股弦是什么东西都没弄清楚的孩子来说,这些数据有什么意义根本就不了解。

因此,为了让这些信息上升到信息层次,让其产生价值被我们理解,就需要赋予这个数据某些意义

  • 加工信息

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才有。而一个数据被赋予意义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工它:将它放在一个具体情景中去解读。

例如还是上文所提及的“勾三股四求弦多少”的问题,当我们进一步学习,通过书本或者搜索引擎弄明白了“勾股弦”的定义,再把这些数据放置到一个三角形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三角形勾股定理”来了解到这个数据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了这种具体的解读,我们会更加明白这个概念的意思,这就是把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干枯的数据远比不上一个具体展示那么让人感同身受,就如我们和孩子说童话故事时配合上相应的绘本,孩子会对人物、故事情节记忆更加深刻一般。

当然,这还不够,仅仅通过给数据赋予意义,也就只停留在了浅层次的学习过程当中,例如多数同学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存在,但是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形态各异”。

因为仅仅是加工了数据为我们所能了解的信息,并不代表该知识我们已经掌握。

  • 掌握知识

信息依附意义而存在,但是却未必都有用,更未必能为我所用。而知识是经过推理和分析的验证后,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价值存在。

例如勾股定理这个知识点,我们通过了前面两个步骤的加工,明白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甚至大体能把这个公式背诵下来了。但这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信息,还不是能为我们所用的知识。

那我们怎么去掌握它呢?有两种方式:

其一、主动构建逻辑框架

其二、与实际建立联系运用

【主动构建逻辑架构】

如果仅仅是背诵下来,那么无疑是死记硬背的阶层,即便你记住了这个公式,但是到了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