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鲜花市场线下花烂于田地线上花电商生意火爆

动态 未结 置顶 精帖
用户
悬赏:60飞吻

疫情下的鲜花市场(线下花烂于田地 线上花电商生意火爆)

“我们赔惨了。种花10余年,这是头一次血本无归。”一位在云南晋宁种植鲜切花的花农向笔者说道。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地处滇池南岸,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中国鲜切花市场的主要生产基地,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晋宁花卉种植规模达6万亩,年产鲜切花40亿枝,综合产值近29亿元。

但受疫情影响,鲜切花线下交易受阻,原本的旺季并没有像往年一样“旺”起来,大量鲜花滞销,据统计,目前晋宁的鲜切花损失已达10亿元。

生产源头亏损严重,花卉市场同样难逃生意惨淡的光景,依靠线下传统渠道销售鲜切花的商家愁苦不堪,但线上鲜花电商平台生意火爆,销售渠道的改变能否为花农带来新希望?

鲜花如期绽放 又暗自凋零

与众多花卉合作社一样,这场疫情对于晋宁昆明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张良花卉”)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张良花卉拥有2000余亩田地,种植的玫瑰花品种将近60种,可谓鲜切花种植大户。张良花卉的负责人张良表示,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全年之中的销售旺季,能够有4000万元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60%以上,是当地农户最为期待的时节。

按以往的模式,2000余亩地所产的玫瑰,一半售往东南亚国家,一半售往全国各地,但今年,疫情阻挡了销路,不仅没有达到往年的销售状态,连花农的本钱也没有赚回来。

“受疫情影响,正月初二我们暂停了国内的销售,连全年中生意最好的情人节当天都没有开张。”张良对笔者说道,疫情期间,国内的客户都宅在家,没有人来批发鲜切花。原以为鲜切花的出口业务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但随着国外疫情的暴发,张良花卉的鲜切花业务彻彻底底地停止了,张良的心也凉了大半截。

销路被疫情阻挡,但鲜切花依旧如期绽放。“花基本上都烂在了地里,采摘是有人工成本的,批发不出去,为数不多的零售订单物流成本又很高,所以我们不断投入养护成本的同时,亏损也日益增多。”

据张良介绍,去年贷款1000万元投入一季度的种植,但几乎血本无归。鲜花生产源头如此惨状,那么市场终端又是怎样一番情形?

4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昌平西关花卉市场(以下简称“花卉市场”)门可罗雀,一片寂静。自3月底开业以来,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花卉市场内仅有5家商户开门营业,据花卉市场张经理介绍,客流量与往年相比相差甚远。

张经理对笔者说道,每年的正月十五至5月底是花卉市场的旺季,但鲜花不是刚需产品,疫情期间人们很少出门购买,而且物流受影响,供应商的鲜花供应零售订单物流成本又很高,所以我们不断投入养护成本的同时,亏损也日益增多。”

据张良介绍,去年贷款1000万元投入一季度的种植,但几乎血本无归。鲜花生产源头如此惨状,那么市场终端又是怎样一番情形?

4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昌平西关花卉市场(以下简称“花卉市场”)门可罗雀,一片寂静。自3月底开业以来,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花卉市场内仅有5家商户开门营业,据花卉市场张经理介绍,客流量与往年相比相差甚远。

张经理对笔者说道,每年的正月十五至5月底是花卉市场的旺季,但鲜花不是刚需产品,疫情期间人们很少出门购买,而且物流受影响,供应商的鲜

回帖
  • 消灭零回复
[打开调试信息]